2015:金融改革发展稳步挺进深水区
新年伊始,金融改革发展的热潮就扑面而来。元旦刚过,先是李克强总理前往深圳前海考察微众银行,并见证了这家互联网民营银行第一笔贷款的发放,随后是中国人民银行发出通知,要求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等8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业界普遍认为,这些信息预示着2015年金融改革发展重大方案将进入全面实施期。
回顾刚刚过去的2014年,金融改革发展积极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直接融资、金融对外开放、人民币跨境使用、宏观调控方式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展望2015年,我国将以金融改革开路,以金融发展奠基,开创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的金融改革发展稳定之路。
2014:金融改革步伐稳健
2014年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步伐坚定前行。2014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在降息的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同时简化了期限档次。而此前的2013年,央行已经全面放开了人民币贷款利率下限。加之存款保险制度正在征求意见,并即将正式推出,目前利率市场化仅剩最后一步——放开存款利率管制。
汇率形成机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2014年3月份,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到2%,银行柜台汇率报价区间由2%扩大到3%,并推出了人民币与英镑、欧元、新加坡元、新西兰元的直接交易,降低了经济主体的汇兑成本,提高了市场交易效率。
2014年,直接融资快速发展。银行间债券市场去年前10个月企业债净融资超过2.1万亿元,同比增长31%。同时,资产证券化进展显著,截至2014年10月末,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量累计超过3000亿元,在发展了资本市场的同时,对盘活银行存量资金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4年,我国金融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方面,开启了沪港通,启动了RQDII,扩大了RQFII的境外试点,允许跨国企业开展人民币双向资金池的集中运作。在推动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先试先行后,形成了一批可以推广复制的经验。此外,中国人民银行积极推动境内外机构在香港离岸市场发行债券,截至2014年10月末,共有16家境内金融机构赴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1055亿元,推动境外企业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5亿元。
在过去的一年,人民币“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截至2014年10月末,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近8万亿元,与174个国家发生跨境人民币收付。同时,本币使用的国际合作不断深化。截至2014年11月底,已有28个中央银行与我国签订了双边本币互换,总金额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目前,超过40家央行和货币当局已将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
2014年,我国在金融改革方面还推出了民营银行试点以及出台了资本市场“新国九条”、保险业“新国十条”等重大金融改革措施。
2015:金融改革攻坚驶向深水区
在基本面良好的前提下,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将持续深化,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在2014年金融改革超预期的情况下,国内外普遍预计,2015年将是中国金融改革重大方案的实施年。
有关专家认为,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将有利于推动利率市场化,促使金融改革创新提速。同时也意味着银行背后的政府兜底、国家信用等“隐性承诺”将逐步被打破,未来银行将适用市场化的破产制度。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和建设为基础,2015年金融改革将进一步推进利率的市场化。
随着一系列政策在2015年逐渐释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无疑将进一步提速。同时,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为利率市场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制度基础,2015年将逐步建立起相应的市场化定价机制,从而使利率市场化成为现实。
展望2015年,人民币“走出去”的步伐将会更加稳健,其背后的推动力也会逐步增强。人民币将是市场关注的重点与焦点,人民币汇率双边走势的继续扩大有利于“走出去”不断深化。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预计,人民币“走出去”的进展将突出增加交易群体的自由度与参与度,尤其在结算与交易组合上将更重视风险规避。一方面,实体经济将从弱转强,政策功能以及产业转型升级动力有利于人民币发挥杠杆与协同功能;另一方面,汇率的开放程度会加大,包括浮动区间进一步扩大、外汇市场参与机制进一步宽泛、交易品种与期限有所扩大,这有利于增强人民币“走出去”的内部支持。
此外,区域金融改革也将成为2015年金融改革的关键词。随着区域金融改革试点的不断推进,区域金融改革的布局范围也逐步涵盖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部工业化转型地区、西部欠发达地区和民族边疆地区,内容涉及金融对外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跨境人民币业务、粤港澳金融合作、农村金融改革、规范发展民间金融和跨境金融合作等。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