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文政:重塑融资担保行业发展模式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6/12/29 点击数: 【字体:

 

经过20年的发展,融资担保业对支持中小微企业、“三农”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融资担保行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

如何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发挥融资担保特别是政策性融资担保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是业界关注的问题。日前,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文政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从深层次看,融资担保业屡次发生风险事件,还是融资担保行业的定性定位与发展模式问题,应建立健全融资担保行业定性发展模式。

《农村金融时报》:担保行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对当前担保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您是如何评价的?

文政: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融资担保业经过20年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不少融资担保机构在发展和创新上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截至2013年末,全国已有8185家融资担保机构,注册资本达到9000多亿元,在保余额2.57万亿元。

但对于融资担保机构的定性定位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即融资担保机构究竟是政策性机构还是商业性机构,究竟属于金融企业还是一般性企业,业内外仍不一致。

从目前经济发达国家的现况来看,基本上是发展政策性担保基金和组织,为中小微企业信贷进行担保扶持。而我国从顶层设计上一直没能有明确的定位,在发展模式上受到很大的制约,如融资担保机构是政策性机构还是商业性机构?属于金融企业还是一般性企业?对担保行业如何实施审慎监管等问题仍然具有争议。

我认为政策性的担保企业就是要实现政策性的职能。比如:北京某融资担保机构,政府将其业务范围限定在一定区域内,该机构只能服务于这一区域内的高科技企业。我认为就是比较科学的、专业的做法,其政策性功能也比较明确。

对于商业性的融资担保机构,要有核心竞争力和盈利模式。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不能覆盖所有的小企业,商业性的融资担保机构则是必要补充。目前,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也有他的盈利模式,有的靠集团综合化的经营盈利,有的则是靠本身专业化的经营。

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代偿能力”是担保行业本质的最根本体现,对“代偿”应确定适当的容忍度。很多担保公司都不愿意谈“代偿”问题,但“代偿”是担保的最大功能。对此,大家要对融资担保行业发展规律有更深认识。

《农村金融时报》:担保公司是破解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手段,担保行业应如何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支持?

文政:融资难和融资贵是影响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李克强总理指出“发展融资担保是破解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对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发展融资担保对促进小微企业和“三农”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截至2013年末,全国担保行业累计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23万多户,在保量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担保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业务经营风险大,代偿金额上涨等制约了担保行业进一步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步伐。

担保机构大约有70%以上的业务是与银行合作,各地也为如何发展政策性担保工作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比如安徽省积极推进“政银担”合作,在建立4∶3∶2∶1分担比例的新型政银担合作上作了一些有益探索。这一模式中,政银担三方签订合作协议,一旦发生代偿,省再担保参股的政策性担保机构承担40%,省担保集团承担30%,银行承担20%,所在地方政府财政分担10%。

我认为这个模式具有积极的意义,十分契合当前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实际。首先是加强了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是缓解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关键举措。二是这种由政府引领、担保护航、银行跟进的新模式,搭建起了政府、银行、担保之间的新型合作关系,构建担保风险分担机制,减少银担合作风险,提高担保利用率。三是更好地控制贷款的利率,降低“三农”和小微企业的的融资成本,为解决一直困扰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准入难、抵押难和处置难问题打开了突破口,适应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发展。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症结就是信用不足。融资担保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为财务报告不规范、尚未成长起来的小企业,起到增信的目的,缓解了中小企业贷款中遇到的担保问题,促进了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难题的解决。

《农村金融时报》:担保业是高风险的专业机构,对行业监管有何建议?

文政:对小微企业贷款担保风险相对较高,目前我国担保机构数量庞大,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建立有公信力的中国融资担保体系,提高行业的信誉度以及在公众中的影响力,对于进一步推动担保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融资担保体系的公信力还体现在资本实力、专业化团队、风险防控能力、业务创新、信用评级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目前商业银行对经营中面临的8大风险有相应管理措施,贷款建立了5级分类制度,如定期还有压力测试,对不同行业区域的违约率、违约损失率都有测算。担保机构在这方面非常的弱,缺乏有效的管控手段。

担保行业对风险的控制上要重视对资金的管理,重视对流动性的管理,重视对代偿的管理。担保行业实际所做的业务处于经济端的末梢,担保行业和商业银行有着一样的风险,担保企业要比商业银行更专业才对。

目前融资担保业的监管协调在中央层面由融资担保部际联席会议担任,各省市监管有的在金融办、有的在工信部门、还有的在财政部门等。我认为担保业是个专业化的行业,也应该进行专业化的监管。建议统一的监管部门,统一监管制度、监管手段,进而实施审慎监管。

目前,融资担保行业还缺乏全国统一的行业标准、业务规则以及专业化风险控制技术,尤其是现行会计制度,是否能够科学反映融资担保机构经营绩效,还值得研究。因此,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会计准则、业务规则以及风险控制技术是推动行业走向专业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也是担保业具有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